化工學院劉思敏教授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3-08-04 發布者: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浏覽次數:

武科大網訊(通訊員吳蔓玲)近日,我校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劉思敏教授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了題為“The host-guest inclusion driven by host-stabilized charge transfer for construction of sequentially red-shifted mechanochromic system”的研究論文。博士生孫冬冬為第一作者,劉思敏為通訊作者,論文第一單位為我校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有機力緻變色材料作為一種智能材料在信息存儲、傳感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因而受到廣泛關注。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具有力緻變色性質的有機小分子相繼被報道,科研人員也開發了一系列的構築策略用于設計有機力緻變色小分子,但是這些方法主要聚焦于對有機小分子化學結構的修飾。每一類有機力緻變色分子的研究是相對孤立的,沒有普适的指導策略,且特定設計策略中的構效關系仍不明确

對于有機小分子的力緻變色體系,分子構象及堆積方式是其力緻變色性質的關鍵影響因素。已報道的研究表明,主客體作用可對分子構象及堆積方式産生一定影響,這不僅會改變其光物理性質,也會對客體的力緻變色性質起到調控的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三苯胺衍生物作為力緻變色小分子,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質及力緻變色性質,系統表征了大環主體葫蘆[8]脲與三苯胺衍生物的主客體識别過程,重點闡述了主客體包合作用對其力緻變色性質的影響,并利用主客體包合策略構築了連續紅移的力緻變色體系

本項研究不僅揭示了主客體作用對有機分子力緻變色性質的影響,而且為開發連續紅移的力緻變色材料提供了一個具有啟發性的設計思路和相對普适的策略。

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9956-7

上一條:青年教師高天在《Small》發表原創成果 下一條:吳曉琴教授團隊青年教師羅浩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原創成果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