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源于1958年武漢鋼鐵學院建校時設立的理化系煉焦化學專業,專業創始人之一陶著教授在我國煤化工和炭素領域享有盛譽。1963年理化系更名為化工系,1986年煉焦化學專業更名為煤化工專業,1999年學校進行學科和專業調整,将化工系和采選系合并,成立化工與資源環境學院,2002年增設生物工程專業,2005年化工與資源環境學院調整為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和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09年新增應用化學專業,2016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更名為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在60餘年的發展曆程中,學院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焦化行業的領軍人物,已成為華中地區化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化工工藝系、生物工程系、化學系等四個系。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應用化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生物工程專業為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 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工業催化等5個二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和“化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支撐學科和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B檔;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3個學院相關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7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老師近100人。學院現有國家人才計劃獲得者4人、省級人才計劃獲得者30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 學院建有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中試研究基地、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科研平台,武科大-寶武集團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核磁共振與分子科學交叉研究院、綠色與智能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校級重點科研平台。學院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煤炭轉化、新型炭材料、精細化學品化學、化工環保、生物醫藥、生物技術等,在煤化工與新型炭材料方面的研究處于國内領先水平。學院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863”項目等100餘項,年均科研總經費2000餘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1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 學院目前在讀本科生1200餘人,研究生500餘人。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近年來在各類競賽獲國家級、省級以上獎項的數量有了新成績,數量逐年遞增,成果較為突出。“十四五”期間,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得一等獎20餘項,二等獎50餘項,三等獎90餘項。同時,許多賽事實現了零的突破,2023年首次參加“iGEM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并斬獲全國金獎,2024年學院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 多年來,學院培養本科畢業生7000餘人、碩士畢業生1000餘人、博士畢業生90餘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輸送了一大批高級人才,在清潔化工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究、藥物合成等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7%以上。 展望未來,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将繼續發揚“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的精神,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在教學方面着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科研方面,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并重,把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建成國内知名的研究型學院,成為我國化學化工類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