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喜獲200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布時間:2008-01-22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浏覽次數:

我院王光華教授主持的“焦爐煤氣冷卻水系統新技術開發及優化” 喜獲200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項目屬化學工程技術領域,來源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節水示範項目。項目成果應用于武鋼焦化公司一回收系統,解決了原一回收系統冷卻水直接外排的無序狀态,實現了冷卻水的高循環率。

該項目開發了一種用于焦化生産的煤氣初冷和終冷系統節水新工藝。在焦爐煤氣初冷系統開發了一種無堵塞噴頭橫管初冷器和帶有洗萘液制取及混合穩定裝置的兩段洗萘、兩段冷卻的新技術;在煤氣終冷系統,開發了一種自帶冷凝液收集器、間接橫管終冷、輕焦油洗萘的節水新技術。取消了原煤氣直接終冷、焦油溶萘、終冷循環水強制通風冷卻的“長流程”。

在新工藝開發和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遺傳算法的制冷和冷卻系統的優化調度模式,可根據季節氣候和濕度的變化建立冷卻塔出水極限溫度和大氣溫度(濕度)的決策模型,優化調度,實現制冷機和冷卻塔梯級運行,實現節水、節電、節省蒸汽。

針對焦爐生産的焦爐煤氣冷卻水系統新技術,研制發明多項節水、節能型新裝備,為新型煉焦節水工藝的實現奠定了基礎。無堵塞噴頭初冷器是用于煉焦爐煤氣的初冷器,上段安裝無堵塞噴頭噴灑洗萘液焦油和萘,确保傳熱效率;中部設斷塔盤,将冷凝液分兩段導出,充分利用不同水質;上段頂部設置三排不鏽鋼換熱管,延長設備使用壽命8~10年。高效蒸氨塔由316L不鏽鋼高效塔盤和殼體組成,固定铵鹽反應器由銳孔闆和反應室構成,使蒸氨後剩餘氨水NH3- N含量由原300mg/L降至100mg/L。自帶冷凝液收集器的煤氣橫管終冷塔用于焦爐煤氣的終冷器,實現自身冷凝液的封閉循環,使“長流程”轉變為“短流程”。

該項目研究成果于2004年10月在武鋼焦化廠一回收系統成功應用。運行兩年半以來,系統穩定可靠,不僅在水利用上取得宏觀經濟效益,穩定了化工生産,提高了化學産品回收率,更重要的是節約水資源,降低了對長江水體的污染和對大氣的危害。應用情況表明,生産水循環率提高55%,達到“焦化行業準入”條件,年節水量達5870萬m3,折合标準煤15000t;年減少外排淨廢水量3870萬m3;年減少外排酚氰污水量263萬m3;年淨增經濟效益0.53億元,累計效益1.33億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該課題研究成果于2004年9月在武鋼焦化公司應用投産以來,運行穩定,達到預期節水、節能及環境保護目标。本研究成果于2007年3月在湖北省2006年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湖北中特新化能股份有限公司推廣投産應用,已初顯節水節能效果。本研究成果拟在青海省江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鴻(河南)投資有限公司、印度ISPAT Industry Ltd.及Welspun Power and Steel Ltd.等國内外焦化廠應用推廣。

上一條:讓焦化走出污染的圍城――記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王光華教授和他的團隊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