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工學院王曉強副教授聯合華中師範大學孫耀教授、Utah大學Peter J. Stang院士以及河南大學孫燕教授在《PNAS》發表高水平論文。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是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博士生李文珍博士、王曉強副教授以及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劉淩然。這是我校首次在該刊物上發文。
金屬-有機環/籠(MOCs)作為一種潛在的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候選材料,因其優異的抗菌性能而備受關注。然而,納米MOCs在可加工性和可遷移性方面的困難限制了其實踐應用。王曉強等研究人員開發了具有實時感染指示和高時空精度的新型傷口愈合敷料(圖1)。采用多級自組裝厘米級Pt MOC膜(III)與陽離子染料(MPT)染色後的真絲織物(I+II)創新性組合(圖1A),實現在宏觀尺度上合理地應用Pt MOC膜,并有效控制治療輸出。真絲織物上的陽離子染料MPT與細菌共培養後發生明顯的顔色變化(從淺黃色變為深紫色),原位還原到其自由基形式,可用于實時監測傷口感染(2 h内即可出現明顯變色現象)。此外,MPT自由基在660 nm激光照射下表現出良好的光熱效應,可以誘導和控制Pt MOC膜多級組裝結構的分解,有效提高了抗菌效率,促進感染創面快速愈合(圖1B)。這項工作為厘米級金屬-有機環/籠(MOCs)材料的宏觀實踐應用、細菌實時監測和促進傷口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1. 多級自組裝厘米級Pt MOC膜的制備、細菌響應多層創面敷料(I+II+III)的構建及光熱協同抗感染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903195, 22372055)、湖北省人才計劃(2019)和煤轉化與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WKDM202401)的支持。
PANS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全稱是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作為全球屈指可數的“百年名刊”之一,同時作為國際期刊界的“四大天王”(Nature,Science,Cell,PNAS)之一,于1914年創刊,出版頻率是周刊,是一本綜合性期刊,收錄的文獻涵蓋醫學、化學、生物、物理、大氣科學、生态學和社會科學等。
原文鍊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83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