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學院超分子材料與分子納米器件團隊在《Energy Material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5-03-06 發布者: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 浏覽次數:

近日,我校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超分子材料與分子納米器件團隊在國際期刊《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11.8)發表題為“Composition-regulated lattice strain of PdSn/C for boosting C1 pathway in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的高水平論文(DOI:10.20517/energymater.2024.91)。我校碩士研究生蔡穎和陶毅為論文第一作者,梁峰和馬濤為通訊作者,我校為論文第一單位。


乙醇燃料電池(DEFCs)因其無毒、高能量密度、原料來源廣等優點,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能量轉換裝置。然而,DEFCs中乙醇氧化反應(EOR)效率緩慢,反應不充分(産物多為C2産物)等問題阻礙了其商業化應用。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通過調節PdSn/C催化劑中Sn的含量,實現了對催化劑表面晶格應變的調控,進而提升了PdSn/C的催化活性,促進乙醇向C1産物轉化。

研究通過室溫共還原的方法可控合成了不同Sn含量的PdSn/C-X (X=0.1, 0.5, 1, 2)催化劑,實現了PdSn/C中晶格拉伸應變的調控。适當的拉伸應變會增強PdSn/C催化EOR的性能,當拉伸應變為3.7%時(PdSn/C-1)有最大的催化活性,質量活性達到了8452.3 mA/mgPd,強于絕大多數Pd基催化劑。作者通過原位紅外光譜表征,證明了這種合适的晶格應變,能促進乙醇通過C1路徑反應,C1産物的選擇性達到了35.1%。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适當的拉伸應變可以調節關鍵反應中間體*CH3CO向*CH2CO(ΔG1)轉變,而不是向*CH3COOH(ΔG2)轉變,進而促進反應從C1路徑發生。本研究通過組分調控應變進而增強催化性能的策略,不僅能促進DEFCs中乙醇的充分轉化,也有望拓展到其它能源催化反應中。

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20517/energymater.2024.91

上一條:核磁共振與分子科學交叉研究院/化學與化工院在《JAC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下一條:化工學院鄭安民教授團隊在《ACS Catalysi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