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論文曾被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C》所采用,她曾多次斬獲各類獎項,她三年的綜合學科績點3.9,專業排名第一……求真務實是她成功的“法寶”。她就是我校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卓越計劃)1801班的唐詩,現已成功保研至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堅定初心 不斷進取
“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過去的多個學年裡,唐詩課上認真聽講,積極與老師配合;課下勤于思考,秉承着認真的态度,高質量地完成任課老師布置的課後作業。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就認真向老師和身邊優秀的同學請教,做到集思廣益、廣開思路。
“每當圖書館的閉館音樂響起,每當教室管理員的催促聲傳來,每當汗水滴落在草稿紙上,心中感到的不是疲憊,而是充實和收獲。”“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校訓,似乎是為她量身定做的指向标,讓她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向“德才兼備、全面發展”這個目标前進。
這種嚴于律己的學習習慣、追根求源的學習精神、踏實認真的學習态度促使她多門專業核心課程取得滿績,以550分以上的成績一次性通過CET-4、CET-6考試,一直保持着學分績點專業第一(GPA 3.9)的優異成績。
在大二了解到自己的專業排名後,唐詩就決定了走保研這條路。“保研打的是信息戰,前期準備越充足,這場戰役打的就越漂亮。”在仔細閱讀我校保研條件後,唐詩便為保研資格的獲取做了充足的準備。
她有針對性地按照我校保研加分項的條目進行查缺補漏,在各大高校的官網上查詢保研信息。“那段時間夏令營(預推免)申報截止時間、面試時間、招生人數、申報材料、結果公布時間等衆多信息一擁而入,讓我手忙腳亂。”唐詩笑着說道,她用軟件詳細記錄上述信息,标注時間等重點,避免混亂或錯過。
在衆多院校中,唐詩選中了心儀的天津大學,不僅因為天津大學的化工專業全國排名第一,還因為導師研究的課題“工業結晶技術”引起了她的興趣。在參加天津大學的夏令營時,唐詩就與導師在宣講會上結識,并向導師發去了自薦信,而導師也十分歡迎她加入到自己的課題組“工業結晶與粒子工程”來。
不負韶華 終獲保研
“僅僅成績領先還不夠,必須要有科研競賽的加持。”為給自己的保研成功再上一道保險,唐詩在科研競賽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唐詩對科研的興趣十分濃厚,為練就過硬本領,她無比珍惜這段在象牙塔裡的時光。從大二開始她便跟着學院教師韓勰一起做實驗。“當時做實驗時,我知識掌握得較淺,主要就是了解各種儀器的使用,同時自己也會查詢資料,緊跟老師實驗安排來進行。”唐詩回憶道。此後她愈戰愈勇,在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獲二等獎,也由此對論文的書寫更上一層樓,最終得以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C》上發表文章。
在實驗樓上下穿梭時,唐詩經常碰見化工學院黨委書記顔家保,顔家保對唐詩贊歎道:“你就像價電子軌道上的電子躍遷,從低能級轉到高能級。”書記的贊賞對唐詩今後的科研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
大三期間,在朱輝老師的指導下,她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參加了省級大創項目“基于炭纖維布/碳化矽晶須複合材料的油水分離新材料”,在此過程中,她不斷求知問源,刨根究底,最終也悟出了自己的科研之道“反複論證,求根溯源”。
競賽方面唐詩也絲毫沒有懈怠。為了參加數學建模大賽,唐詩勇敢邁進自己的空白領域。“在參加這類比賽之前,我對于數學模型是一概不懂的,也沒有任何知識儲備,馬爾科夫、混沌序列、Sharply值模型等等都不了解。”
為了參賽,她和隊友一起制定了嚴格的賽前學習計劃。疫情期間,大家隻能靠着視頻通話來聯系,這無疑給論文的完成增加了不少阻礙。為了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比賽中,她四天三夜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在老師的耐心指導與隊友不斷的配合與相互學習中,在踏實的步伐中前進,終于獲得了特等獎候選的好成績。“也許隻有親身去體會,才能了解其中的辛酸與最後提交的忐忑和解脫吧!”回憶起那次經曆,她感歎道。
立志于将化工理論知識創新并用于實際生産和節能環保中,唐詩參加了節能減排大賽,并用已經授權審理的發明專利《一種焦爐荒煤氣熱量綜合利用及分離集成方法、系統》斬獲校賽二等獎。競賽期間的拼搏,凝結成了她成功路上一份獨特的印記。
參與實踐 自我奉獻
“知識是載體,而最終目的應當為社會與國家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校期間,唐詩擔任過學院“種太陽”志願組織的副部長、班長以及學習委員。
在大二擔任班長時,考慮到班上的部分同學還沒有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唐詩便聯合化工1805班的班委一起開辦了“課外輔導班”,為要考四級的同學們提供學習環境,限時完成四級卷子,督促同學們多做真題。唐詩表示:“到大三以後就沒有英語課了,再去學英語,主動性、效率就會降低很多。”而班級也在她的帶領下,四級通過率再立新高,從而拿到了“優良學風班級”的稱号。
而在大四擔任學習委員時,由于班上大部分人都在全力以赴考研,花在學校課程上的精力就變得很少,并且考研時間與考試時間相鄰,為了讓大家能夠不分心,唐詩主動拿出自己總結歸納的重點分享給大家,預祝大家都可以在考研路上一帆風順。
除此之外,在學業繁忙之際,唐詩也沒有忘記服務學生,她作為學院“種太陽”志願組織的副部長,組織并參加了“回收廢水瓶”、聖誕快遞員、“黃色小票”等十餘次志願者活動,種太陽獲得的資金都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圓了一個一個的大學夢。其中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回收廢水瓶”,志願者需要提着蛇皮袋去各個寝室敲門,給學生講解這個活動的意義以及最後基金的去向,同時兩兩組隊也考驗了團隊合作能力。唐詩說道:“看着收集的瓶子從一袋到一堆,自豪感油然而生。”
優異的學習成績、一次次的科研經曆、一張張來之不易的榮譽證書、不斷提升的綜合素養讓唐詩成功保研至天津大學。她不浮不燥、沉着穩重,“希望自己能兼顧科研與生活,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唐詩對未來的自己期望道